它為何被叫毛地黃呢?是因為它有著佈滿茸毛的莖葉及酷似地黃的葉片,因而有「毛地黃」名字;又因為為它來自遙遠的歐洲,因此又稱為「洋地黃」...

 

毛地黃(1).jpg

 

毛地黃(2).jpg

別稱:紫花洋地黃、洋地黃、指頂花、金鐘、心臟草、毒藥草、紫花毛地黃、吊鐘花!原產地:歐洲西部,各地園林有栽培。台灣最早於 1911 年由日本引進,分佈於太平山,阿里山,八仙山及海拔 2000 公尺左右的高山。

 

毛地黃(3).jpg

莖高約1 公尺,莖直立,少分枝,全株密生短絨毛

 

毛地黃(4).jpg

葉粗糙、皺縮,基生葉具長柄,柄翼狀,葉形大,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12~ 25 公分,具不明顯葉緣,先端呈略鋸齒狀,往莖頂尺寸漸小,鈍鋸齒緣,兩面被絨毛;莖生葉柄短或無,長卵形,葉形有由下至上而漸小。

 

毛地黃(5).jpg

夏季由莖頂端伸出長花穗,並由下端向上順序開放美麗的鐘狀花,萼片 5 裂,裂片卵狀批針形,花冠先端類似唇形,長 5~ 7.5 公分,紫紅色,綠白色,並點綴濃紫色斑點;花期 6~8 月。

 

毛地黃(6).jpg

花序總狀,頂生,單邊;萼片 5,不等,深裂至底,無小苞片;花冠二唇化,鐘形,花瓣片 5;二強雄蕊,花藥不相聯,藥室等長。

 

毛地黃.jpg

蒴果包於花萼內,具喙,胞間開裂。果實為廣卵形,內藏細小種子,數目極多;果熟期 8~10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瑜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