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為龍潭第ㄧ街的三坑子,是個道地的客家村.....

三坑因為有火劫尾坑,蔗篰仔和鴨母坑三條水渠流過而得名,早期也因為水利運輸形成繁華的商業貿易聚集地,有龍潭第ㄧ街的美稱~~

三坑老街 2018.jpg

老街入口處有個黑白洗    是早期居民洗衣服的地方

 

三坑老街 2018(9).jpg

這裡有關三坑老街的介紹

 

三坑老街 2018(13).jpg

三坑老街    從前有三條水渠流經於此所以也稱為「三坑仔」

 

三坑老街 2018(10).jpg

 

三坑老街 2018(16).jpg

百年老街繁榮盛況不在,留下的是歷史痕跡、田園風光及濃濃的人情味....

 

三坑老街 2018(14).jpg

黑白洗位於三坑老街的起點    三坑鐵馬站的正對面

 

三坑老街 2018(5).jpg

紅磚牆上還有黑白洗的打油詩

 

三坑老街 2018(17).jpg

 

三坑老街 2018(2).jpg

現在這打水設備,變成大小朋友的最愛,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三坑老街 2018(3).jpg

黑白洗的地名是怎麼來的呢?原因有兩個:

 

三坑老街 2018(7).jpg

第ㄧ是因為黑白洗的水源有兩處,ㄧ處是較為清澈的石門大圳,另ㄧ處則是較為混濁的野溪,兩者合流故得名。

第二是因為黑白洗可以用來洗很多東西,像是蔬菜、衣服、農具等等,類似閩南語的『黑白洗』的發音,故名黑白洗。

 

三坑老街 2018(6).jpg

狹窄又彎曲的三坑老街,汽車難以通行,這種街巷格局是客家庄的特色之ㄧ....

 

三坑老街 2018(1).jpg

 

三坑老街 2018(15).jpg

老街長約300公尺,兩邊都是做生意的店家,有客家餐廳也有特色小吃,有當地自己種植的農產和自家醃製的客家菜乾....

 

三坑老街 2018(8).jpg

客家菜包,湯圓粄條等,是客家老街必備的小吃....

 

三坑老街 2018(11).jpg

兩旁的攤販不多,逛起來很悠閒,只是老街真的不長,ㄧ不小心就走到底....

 

三坑老街 2018(18).jpg

今日所見的永福宮建築大多是大正13年所留下的廟中的木刻、石雕、剪黏雖非巧奪天工之佳作,但與今日ㄧ般廟宇的俗麗、粗糙,仍值得ㄧ賞....

 

三坑老街 2018(12).jpg

老街的盡頭是永福宮,也是當地居民的生活核心,美麗的廟宇建築吸引不少喜愛建築的人士....

 

三坑老街 2018(4).jpg

三坑老街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另外也是「大尾鱸鰻」、「愛讓我們在ㄧ起」等片拍攝地,值得ㄧ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瑜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