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山坐落於台北縣金山鄉三界村,位於淡金公路和陽金山公路之交會處,依傍兩山之中,右邊聖嚴法師稱為雙面觀音山,左邊為伏虎低頭山,雙溪繞山環抱,山腳下為金山平原。

「法鼓」二字語出《妙法蓮華經》:「惟願天人尊,轉無上法輪,擊於大法鼓,而吹大法螺,普雨大法雨,度無量眾生,我等咸歸請,當演深遠音」。法鼓山以「法鼓」為名,即希望以佛法的鼓聲,如暮鼓晨鐘般使聽不懂佛法的人能聽懂,使從未見佛法的人能看見,期待人人能夠得到佛、法、僧三寶的利益,人人沐浴在慈悲與智慧的法雨中,使人間社會成為健康、和平、和諧的樂土。

佛陀以說法來為眾生解除心中的煩惱結,使用雙手做了一個解繩結的手印,解結之後左手未動,右手上揚,表示問題已經解決了。這幅圖形,便是佛陀上揚的右手。 整個手印代表法鼓山,也象徵佛教教義如高山常青、崇高而偉大。示意眾生諸般纏綑已獲消解。山徽左側為山形,右側則似一人打坐。


 

雙溪:聖嚴法師曾題:「曹源法印兩溪合抱,龍溪曲折引流穿橋,溪聲水色都在說法,有生無生是道非道。」



臨溪朝山步道從大停車場開始,沿雙面觀音路右側經土地公廟,聖嚴法師稱為「山神廟」;然後過橋抵達三門,稱為「臨溪朝山步道」。從大停車場到三門的一塊狹長形綠地,稱為「臨溪步道公園」。




臨溪朝山步道沿曹源溪而行園區內的溪流整治的很自然、生態,溪水也很清澈。


法鼓山的三門「三門」又稱作山門

山門即指寺院正面的樓門。古來因為寺院多築於山林之間,因此稱「山門」,後世寺院雖已漸漸移往平地,也汎稱山門,因此成為寺院的別稱。「山門」是由凡入聖、由迷到悟、由暗到明,是世俗進入佛門的象徵,為免入寶山空手回,因此學佛者應將習氣留在山門外。

山門又作「三門」,代表信心門、智慧門、慈悲門。信門者,從佛而入也;慧門者,從法而入也;慈門者,從僧而入也,所謂三寶門中可入道,即此之謂也。

此外,「三門」象徵信、解、行三者,或意含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義。並不一定有三扇門。三解脫門是菩薩進趣菩提所修的三種法門:

智慧門:知進守退為智,知空無我為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貪著。

慈悲門:與樂為慈,拔苦為悲;依慈故施與一切眾生安樂,依悲故拔除一切眾生苦厄。

方便門:正直為方,外己為便;依正直故,生憐憫一切眾生心,依外已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鐘樓上立有「法華鐘」,為法鼓山之鎮山物。法華鐘,其材料是用青銅鑄造而成,重量為25噸、高4.5 公尺、直徑2.6 公尺,最厚的地方為29.6 公分,鐘型為唐式。20045月委由日本「老子株式會社」鑄造,直到200511月完成。「法華鐘」其特別之處,在鐘的內外鐘面上鑄刻有《妙法蓮華經》一部,共六萬九千六百三十六字、《大悲咒》一捲,共四百二十四字以及「多寶塔雙佛並坐圖」一幅。



祈願觀音殿:供奉唐式風格祈願觀音,具足悲智的容顏,彷彿在聆聽眾生的心聲,是全山觀音祈願、許願、還願的信仰中心。殿外「大悲心起」扁額是名書法家董陽孜墨寶,殿內陳列陶藝家連寶猜創作的「人間淨土」。

祈願觀音殿外有聖嚴法師所題觀世自在,祈願觀音殿前是一方清淨的水池



法鼓山是由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發展而來。農禪寺籌建於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於1975年定名為「農禪寺」。當時,東初老人致力於推動台灣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每年並舉辦冬令救濟活動。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並接著進行推廣工作。隨後,由於農禪寺與中華佛學研究所信眾與學生與日俱增,遂於1989年因緣購得台北縣金山鄉三界村的一塊土地,聖嚴法師將之命名為「法鼓山」,故以「法鼓山」為名之團體於焉成立。




法鼓山為觀音道場,這塊土地上原先就有一座觀音殿,所供的玻璃纖維觀音巨像,便是今已翻成銅像,供於山端的開山觀音。開山觀音坐鎮坐守,居高臨下,感應事蹟豐富,久為當地民眾及外縣市信眾祈願膜拜的信仰中心。

為最早的一尊觀音像,圓滿了當年持誦(大悲咒)覓道場的因緣,見證了法鼓山蓽路藍縷的創建歷程,如今安置於園區最高處開山觀音公園,恆常以手持楊柳枝,遍灑甘露,觀照著法鼓山、護佑著芸芸眾生。


藥師古佛迴環步道臨溪步道轉進林間,過橋後接藥師古佛與藥王園的「藥師古佛迴環步道」。藥王園內種植著園區內的原生藥用植物,一旁的藥師古佛, 含眉而笑聆聽著眾生的祈願。

藥師古佛承襲了南北朝時期雄厚、樸毅之風格,雙手持禪定印,低眉含笑,跏趺坐於竹篁與水畔間,神態安詳自在,觀者的心境也隨之沉靜下來。


靈山勝境由花蓮產的頁岩製作,重36公噸,高5公尺,為正式進入園區的標記。大石的背面另刻有「莊嚴十方國土,成熟大千眾生」法語。


山徽石由觀音石陽刻而成,山徽圖形源自佛陀轉法輪時的說法印,是進入園區的明顯路標,也是前往人間淨土的精神指標。


來迎觀音步道從大停車場過溪,經便民橋到「來迎觀音公園」的一段,稱為「來迎觀音步道」。來迎觀音所在,包括後方的一塊綠地,稱為「來迎觀音公園」。

來迎觀音位於入口處的來迎觀音,身高八尺,半步輕移,衣帶迎風飄揚,充分表現了菩薩是以主動之姿來到人間,隨時隨處接引眾生;在以智慧為前導的行動中,透顯出溫柔的慈悲,這便是「大悲心」的化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林瑜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0) 人氣()